横琴人寿最近经历了高管大规模的离职潮。张林,曾在公司担任党委委员、纪委书记、副总经理、董事会秘书及审计负责人等多个职务,最近也离开了公司。此举让横琴人寿高层的人员配置再次发生了变化。继总经理助理李佗和合规负责人李学成相继离职后,张林成为今年的第三位核心管理人员离职的高层管理者。如今,横琴人寿的高管团队已从年初的8人缩减至5人免费配资炒股网站,管理层的“失血”现象愈发明显,而这些离职者大多是公司元老级人物。
张林的离职并不意外,他在横琴人寿任职已有7年,担任副总经理也已有3年时间。他出生于1976年,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,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。之前,他在中国人保寿险工作多年,担任过董事会办公室总经理、监事会办公室总经理以及互动业务部总经理等职位。2019年加入横琴人寿后,张林迅速成为核心管理层的一员,先后担任过行政总监、董事会秘书和副总经理,并在2023年兼任审计责任人,同时还兼任党委委员和纪委书记等职务。值得注意的是,张林并非唯一的高层“元老”离职者,其他几位曾长期为公司打拼的高层也相继离开。
比如,李学成从2017年9月起加入横琴人寿,并曾担任风险管理部/法务合规部总经理,后来成为风控合规中心总经理。李佗则于2019年加入,曾担任党委委员、总经理助理等职务。而王立川,2016年加入横琴人寿筹备组,曾在2022年担任总经理助理,也在去年离职。过去的一年里,横琴人寿的领导班子几乎全员更换。2023年7月,曾在太保集团担任过重要职务的钱仲华成为公司董事长,接替了退休的兰亚东,而2023年1月,凌立波则接任公司总经理。
展开剩余65%然而,高管频繁离职背后的原因并非仅仅是内部调整,横琴人寿本身也面临着不小的经营压力。2024年,公司保险业务收入为82.87亿元,同比下降了3.42%,创下成立以来的首次负增长。2025年第一季度,保费收入依然呈现下滑态势,同比大幅下降了27%。与此同时,退保问题严重,2023年退保金额高达16.1亿元,2024年为5.91亿元,赔付支出方面也出现了大幅波动,从2023年的2.59亿元猛增至2024年的42.56亿元。
问题的根源之一在于产品结构的单一。长期以来,横琴人寿依赖增额终身寿险等传统寿险产品,而分红险、健康险等高价值业务的占比却始终较低。2024年,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双重压力下,横琴人寿不得不缩减增额终身寿险的业务线,并停售部分产品。尽管公司也试图推出新产品以应对市场变化,但效果尚不明显。
从盈利情况来看,横琴人寿的状况也并不乐观。2020年,公司曾实现盈利0.59亿元,但之后的盈利大幅缩水,2021年仅为0.11亿元,2022年亏损1.79亿元,2023年亏损扩大至7.72亿元,而2024年继续亏损5.64亿元。2025年第一季度,公司再次亏损3.57亿元,盈亏状况依然严峻。
偿付能力方面,横琴人寿的情况也相当严峻。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,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56.25%,较上季度下降了3.27%;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88.61%,下降幅度为3.29%。与此同时,横琴人寿的总资产为415.9亿元,比年初减少了4.59%;净资产为6.75亿元,同比下降42.06%。不过,在投资方面,尽管公司面临压力,其投资收益率仍有所提升,2024年投资收益率为1.31%,综合投资收益率为0.87%,分别较去年增长了69个基点和83个基点。
在资产质量方面,横琴人寿的部分投资资产出现问题。例如,曾持有的华夏快乐系列金融产品,其处置结果仍未明确。同时,涉及世茂集团的信托计划已出现违约,但公司未对违约本金计提减值。这笔违约投资资产共计18.35亿元,已计提减值准备2.45亿元。
面对如此多的经营问题,横琴人寿的新领导班子将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呢?在钱仲华和凌立波领导下,团队需要在清理历史遗留问题、处置问题资产的同时免费配资炒股网站,解决公司的盈利问题,实现扭亏为盈。无疑,这将是一个极为艰难的任务。
发布于:山东省顺阳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